我们为什么需要管理全球水资源?环境科学家黛比-查普曼(Debbie Chapman)博士认为,我们的健康和福祉有赖于此,而且回报是巨大的。

在这里,查普曼博士解释了在全球范围内管理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是我们生活的基本必需品之一。我们总是听说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却很少听说我们浪费了多少水、水资源短缺或如何减少用水量。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世界上只有 1% 的淡水可以方便地获取。更糟糕的是,淡水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匀,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污染。更令人不安的是,淡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这一长期概念,现在由于水质不断恶化而受到损害,导致人类健康、生计和发展所依赖的水生生态系统退化。

淡水匮乏和水质恶化是本世纪最紧迫的环境挑战之一。根据联合国水机制(负责所有淡水和卫生问题的联合国机构间协调机制)的报告,除非我们大幅改善水资源管理,否则到 2030 年,地球将面临 40% 的水资源短缺。

联合国环境组织及其全球水环境监测系统(GEMS/Water)通过其合作伙伴和工作计划,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6)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目标 6).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机制的主要目标是鼓励监测并确保水质数据的兼容性和可比性,以便用于国家、区域和全球评估。

ISOfocus 最近有机会采访了环境科学家黛比-查普曼(Debbie Chapman)博士,她与 GEMS/Water 合作已有 30 多年,在促进水质监测和评估方面的作用举世闻名。

查普曼博士在爱尔兰科克大学学院建立了联合国环境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能力发展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

在本期ISOfocus访谈中,查普曼博士描述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水资源挑战,并解释了 ISO 标准可帮助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用方法。

ISOfocus:您认为全球水资源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黛比-查普曼博士作为一名环境科学家,我感兴趣的是确保水生环境现在和将来都能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服务,同时还能维持水生生态系统本身。

我们依赖的一些服务包括饮用水、废水同化、渔业食品、农业用水和养分以及娱乐。其中许多服务都依赖于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而这一点却经常被忽视。

所有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需要水作为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我们不仅需要足够的水来保持这些细胞和组织的水分,还必须保证水不受有毒物质的污染,如金属或其他数千种进入水生环境的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

水污染,即使含量很低,也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微妙的影响,导致物种和种群密度发生变化,最终意味着自然生态系统变得不平衡、不健康。而不健康的生态系统无法支持我们所需的服务。

因此,在我看来,全球水资源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确保我们地球上有限的淡水具有良好的质量,即不仅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还能满足水生生态系统的需求。

确保充足的水量并不能支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除非水质也足够好。水质监测对于确定水质是否符合特定用途的要求、水质是否正在恶化或改善至关重要。

没有水质监测计划提供的信息,就无法对水资源进行适当的管理。四十多年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计划一直鼓励开展水质监测,目的是共享用于评估、管理和政策制定的数据。

随着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水质指标(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 6.3.2)的引入,这项活动现在有了新的动力。该指标基于各国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监测结果。

ISO 标准如何帮助克服这些挑战?

水质监测依赖于技术方法和运行良好的实验室。跨地区和全球层面的水质数据共享要求数据具有可比性。确保来自不同国家众多实验室的水质数据具有可比性的方法之一,就是鼓励共享数据的实验室使用经过充分尝试和测试的标准化方法。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所传达的方法在全球享有盛誉和认可,并提供了一种机制,确保来自不同国家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水质监测标准的范围很广,从实地技术到实验室测试,因此监测计划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标准化和进行比较,即使是全球范围的监测也是如此。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近在环境卫生领域所做的努力能在哪些方面带来附加值?

在世界范围内,卫生设施管理不善是导致水质恶化的一个主要因素。为有效管理卫生系统提供指导和标准,将确保减少废水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污染,并改善接受污水的水域的水质。

如果您可以展望未来,2030 年我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6 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方面做得如何?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遗憾的是,2030 年来得太快!尽管我们看到全世界都有热情参与新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但许多国家在管理污染源和监测这些污染源对水质的影响方面起点很低。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水质的必要性,特别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决策者和资源管理人员相信监测水体和水生生态系统质量的重要性。

对于目前很少开展监测活动或没有国家级监测计划的国家,将很难制定计划和收集足够的数据来指导到 2030 年改善水质的战略。从社区到决策者,各级教育、培训和提高认识活动将在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6 和指标 6.3.2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