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bbie McKeegan 讨论了成本上升和当前全球纺织品供应链的不稳定性。
在经历了 30 年的相对平静之后,全球纺织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了威胁,因为通胀压力正牢牢地控制着供应链。纺织业也许比其他任何行业都更容易受到全球经济价格变动的影响。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全球经济在经历了两年的科维德混乱之后,刚刚开始恢复 “新常态”。
西方国家对亚洲生产和供应的自信依赖所象征的 “旧常态 “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地缘政治动荡和后危机时代需求的冲击下,洲际供应链正在拼命寻求平衡。
价格飙升的供应链中断情况不胜枚举,而主要的驱动因素还是石油化工行业。在这一领域,全球目睹了来自东方的集装箱整箱运输成本上涨 570%(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Statista),全球天然气价格上涨 450%(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美国能源信息署),以及原油价格上涨 456%(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布伦特原油:Statista)。
棉花价格自 2020 年以来翻了一番,从 2020 年 3 月的 0.78 美元上涨到 2022 年 3 月的 1.54 美元(Trading Economics),同期聚酯纤维价格也大幅上涨(48%)。图表
在纺织品供应链的下游,棉布和涤纶布的价格也在上涨,例如,棉织物的价格在 2020 年至 2022 年间上涨了 18.9%(美联储经济数据)。在辅助化学品和印刷油墨方面,随着全球供应形势的恶化,太阳化工、杜邦、科莱恩和富林特集团等行业巨头去年一直在稳步提高其产品的价格,平均涨幅为 10-12%。
“对纺织业的连锁反应非常明显,棉花价格自 2020 年以来翻了一番,从 2020 年 3 月的 0.78 美元上涨到 2022 年 3 月的 1.54 美元(Trading Economics),同期聚酯纤维的价格也大幅上涨(48%)”。图表

Flint OPS 总裁托尼-洛德(Tony Lord)说:”遗憾的是,印刷业面临的压力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通胀率的上升、燃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原材料需求的增加都导致了整个印刷供应链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印刷业面临的挑战是人们记忆中最严峻的,我们无法预测何时才能开始看到这些困境有所缓解。
Sun Chemical 的 Mehran Yazdani 也有同感,他说:”Sun Chemical 的首要任务是继续向客户供应我们的产品,使他们的工厂能够继续运营。我们将继续利用我们的全球网络来获得原材料和服务。然而,对这些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而且通胀压力的严重程度无法通过提高效率计划来完全克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对客户的价格,以便继续确保生产和交付优质产品所需的投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稳定的迹象,形势需要不断调整,因此,在任何时期都不能提供价格保证”。
所有这些都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以至于普遍的通胀压力正在引发生活成本危机,因为物价上涨会影响到个人消费者,2022 年 4 月,经合组织的通胀率因食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加快而上升至 9.2%。随着人们努力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工资结算最终将增加,而这些增加的结算本身将加剧通胀螺旋,在发达经济体中,通胀将成为一种非常现实的风险,工资增长将追赶物价上涨,而这种情况上一次出现还是在 40 多年前。
“在如此困难的经济前景下,纺织业面临着相当大的逆风,然而,纺织业已经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利用数据驱动的数字解决方案,正朝着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因为新的商业模式引领着前进的道路。

在如此困难的经济前景下,纺织业面临着相当大的逆风,然而,纺织业已经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并通过数据驱动的数字解决方案,在新的商业模式的引领下,正朝着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在生产和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突出技术飞跃引领了这一方向。
从设计到生产,数字化技术已经牢牢地抓住了纺织业,并带来了一系列改变游戏规则的发展,也许最终会导致核心生产从东方迁回西方发达经济体。
Zund 和 Kongsberg 的自动激光切割、Browzwear 和 Tukatech 的三维设计、Kornit Digital 和 Durst 的无水数码印花系统以及 Exotec 和 Softwear Automation 的先进缝纫机器人技术,都在行业广泛采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继续为纺织品制造领域带来变革。
在 天元制衣公司为阿迪达斯和阿玛尼生产服装,其 Softwear Automation 缝纫技术使他们能够在阿肯色州(而非中国)开设最新的工厂。自动化缝纫设备使用机器人来减少对人力的需求。在天元的新工厂中,21 条机器人生产线中的每一条都需要三到五个人工作。
与传统生产线上的 10 名工人相比,劳动力减少了 50-70%。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这或许预示着服装制造的新未来。
“除了降低成本,机器人还将提高产量。人工缝制生产线 8 小时可生产 669 件 T 恤衫,而机器人可生产 1142 件 T 恤衫。产量提高了 71%,每年的总产量达到 120 万件。
利用机器人技术,在美国生产一件 T 恤衫的成本与在海外生产一件 T 恤衫的成本相当。例如,在孟加拉国生产一件牛仔衬衫的人工成本约为 0.22 美元。如果由美国工人生产,人工成本将跃升至 7.47 美元,但如果使用机器人生产线,每件 T 恤的人工成本仅为 0.33 美元。当然,也不用支付昂贵的海外运费。
在上游,纺织业的数字化进程加快,按需生产的商业模式对整个欧洲的纺织品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
“上游纺织业的数字化进程已经加快,按需生产的商业模式对整个欧洲纺织品生产的大量重新外包产生了影响”。

在这方面,Print Logistic、SPOD、Printful 和 Amazon Merch On-Demand 等企业通过将数字设计和数字印刷与下游自动化相结合,实现了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同时为买方提供了比东部供应路线更低或相当的成本,从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随着价格上涨开始影响纺织业的数字化进程 – 创新与发明的结合为纺织业带来了一定的稳定性。那些在大流行前就投资于数字化生产的企业在后科维德经济中茁壮成长。业界越来越相信,在市场趋于稳定的同时,当前的通胀压力是可以应对的,工业纺织品行业的新格局将开始出现。